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震惊。第二天,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和陕西妇女研究会向陕西民间组织发出联合救灾行动倡议,得到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西安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等8家机构的积极响应。5月14日,10家民间机构负责人召开第一次工作联席会议,标志着“陕西NGO赈灾联盟”正式成立。

陕西省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西安市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西安慧灵智障人士服务工作站、陕西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蓝海豚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排名不分先后)
从5月14日成立到6月30日宣布结束,赈灾联盟一直在紧张而忙碌的行动着:
1.派出志愿者小分队赴灾区一线参与紧急救援。5月18日,小分队成功进驻四川绵竹遵道镇,开展紧急救援。志愿者们募集并分发了近百万元的物资,探索搭建了“5+1大棚社区”,解决了灾区群众做饭、洗澡、儿童活动、入厕难的问题。灾后重建阶段,为解决“放养”状态孩子的安全问题成立了儿童活动中心,探索出适宜居住且廉价环保的过渡房模式。
2.向社会募款,建立“灾后儿童救助基金”。赈灾联盟建立“灾后儿童救助基金”,策划了一场大型电视晚会,筹得了善款近百万元。
3.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第一批来陕疗伤的灾区伤病员抵达西安后,联盟立即组织心理专家慰问伤员,并招募志愿者准备进行心理支持和情感抚慰,虽因医院属军事化管理无法持续,却唤起了普通民众的爱心。同时,志愿者编写了心理支持折页3万份,分别发往陕西、成都的地震灾区。

4.建立信息分享平台。联盟编印了以“陕西民间组织携手支援四川灾区行动”为内容的简报7期,网站开设赈灾专题,发布文章138篇。
这场联合行动让民间机构在救援行动中学习联合,建立了第一个陕西民间机构联合救灾的平台。直到今天,救灾平台依然活跃。当雅安4.20地震发生后,陕西民间公益救灾联盟第一时间发起行动,募集捐款并奔赴灾区一线。
附:陕西NGO赈灾联盟名录
陕西省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西安市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西安慧灵智障人士服务工作站、陕西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蓝海豚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排名不分先后)